首页 >眼科

眼睛发出的 5 个 “危险信号”,暗示哪些身体疾病正在靠近?


俗话说 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”,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。很多时候,当身体内部出现疾病时,眼睛会率先发出预警信号。如果你发现眼部出现以下 5 种变化,一定要提高警惕,它们或许正在预示着潜在的疾病风险。​

一、眼球发黄:肝脏健康的 “警示灯”​

正常情况下,人的眼白部分应该是洁白、清澈的。一旦眼球发黄,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 “黄疸”,很可能与肝脏、胆囊等疾病有关。当肝脏功能受损时,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、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,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,就会使眼白、皮肤等部位发黄。常见于病毒性肝炎、肝硬化、肝癌等肝脏疾病,以及胆囊炎、胆结石等胆道梗阻性疾病。此外,溶血性贫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,也会使胆红素生成过多,引发黄疸。如果发现眼球发黄,应及时就医检查肝功能、腹部 B 超等项目,明确病因并进行治疗。​

二、眼睑水肿:肾脏疾病的 “早期信号”​

晨起时偶尔出现眼睑水肿,可能是前一晚喝水过多或睡眠不足导致的,但如果长期反复出现眼睑水肿,且在起床后数小时仍不消退,就要警惕肾脏疾病的可能。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,当肾脏功能下降时,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受损,导致水钠潴留,过多的水分积聚在疏松的眼睑组织中,就会引起水肿。除了眼睑水肿,患者还可能伴有下肢水肿、尿液中泡沫增多、尿量减少等症状。对于这种情况,应及时检查尿常规、肾功能,排查是否存在肾小球肾炎、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。​

三、视物模糊:血压异常的 “危险提示”​

突然出现视物模糊,除了可能是用眼过度、近视加深等眼部本身的问题外,还可能与血糖、血压异常密切相关。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眼部的微小血管和神经,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,导致视网膜出血、渗出、水肿,影响视力。而血压突然升高时,会引起眼底血管痉挛、破裂,同样会造成视物模糊。此外,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,进一步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和视觉功能。如果发现视物模糊的情况持续不缓解,应及时测量血糖、血压,必要时进行眼底检查,排查是否存在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。​

四、眼睑下垂:重症肌无力的 “预警信号”​

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,表现为眼皮无法完全抬起,遮挡部分眼球,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或重症肌无力的表现。动眼神经麻痹是导致眼睑下垂的常见原因之一,它可能由脑部肿瘤、脑血管疾病、炎症等因素引起,影响了动眼神经对眼睑肌肉的支配。而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患者的神经 – 肌肉接头传递功能出现障碍,导致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无力,眼睑下垂往往是其首发症状,还可能伴有复视、吞咽困难、肢体无力等表现。一旦发现眼睑下垂,尤其是突然出现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,应尽快到神经内科就诊,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。​

五、角膜老年环:心血管疾病的 “无声警报”​

在角膜边缘出现一圈灰白色、约 1 – 2 毫米宽的环状病变,称为角膜老年环。过去认为它主要与年龄增长有关,多见于老年人,但近年来研究发现,即使是年轻人,如果出现角膜老年环,也可能提示存在血脂异常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风险。这是因为角膜老年环的形成与血液中胆固醇、甘油三酯等脂质物质在角膜边缘沉积有关。当体内血脂过高,脂质会逐渐渗透到角膜周边组织,形成这种环状病变。虽然角膜老年环一般不会影响视力,但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警示标志,出现后应及时检查血脂、心电图等项目,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。​

眼睛的这些细微变化往往是身体疾病的早期征兆,关注眼部健康,及时发现异常并就医检查,有助于我们更早地发现疾病、治疗疾病,守护身体健康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要注意保护眼睛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和全身健康体检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​

/ 下一篇文章: /

慢性前列腺炎别发愁!中医这 6 味药材,对症调理有妙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