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资讯
熬夜熬到忘事频频?记忆力 “自救” 指南来了
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,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,加班赶工、沉迷娱乐…… 但随之而来的记忆力下降问题,却让不少人忧心忡忡。经常熬夜究竟为何会让记忆力变差?这种受损的记忆力还有恢复的可能吗?答案是肯定的,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,记忆力完全有机会重新 “上线” 。
熬夜对记忆力的损害,源于它对大脑正常生理功能的破坏。当我们熬夜时,大脑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,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会受到干扰,影响记忆的编码、存储和提取过程。大脑中的海马体是负责记忆形成和巩固的关键区域,长期熬夜会导致海马体萎缩,降低其正常功能。同时,熬夜还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,影响神经递质的分泌,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,这些神经递质对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起着重要作用,一旦失衡,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思维迟缓等问题,进而导致记忆力下降。
尽管熬夜对记忆力造成了伤害,但大脑具有强大的可塑性,只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,记忆力是可以逐步恢复的。规律作息是首要任务,每天尽量保证 7 – 8 小时的充足睡眠,让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休息。晚上尽量在 11 点前入睡,早上按时起床,养成固定的生物钟。睡眠过程中,大脑会对白天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巩固,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记忆的存储和强化。
除了保证睡眠,适度运动也能为记忆力恢复助力。有氧运动如跑步、游泳、骑自行车等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,增强大脑细胞的活性。同时,运动还能刺激大脑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(BDNF),这种物质有助于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和修复,改善大脑功能,提升记忆力。每周进行 3 – 5 次,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,坚持一段时间,就能感受到记忆力的改善。
在饮食方面,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也十分关键。富含 Omega – 3 脂肪酸的深海鱼类,如三文鱼、金枪鱼,能够保护大脑细胞,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;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黄酮类化合物,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和延缓大脑衰老;坚果类食物如核桃、杏仁,富含维生素 E、镁等营养成分,对大脑健康有益。此外,每天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,避免食用过多高糖、高脂肪、高盐的食物,减轻身体和大脑的负担。
另外,尝试一些记忆训练方法也能加速记忆力的恢复。如背诵诗词、记忆数字、玩拼图游戏等,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,激活大脑的记忆区域,提高记忆能力。还可以学习一些记忆技巧,如联想记忆法、口诀记忆法,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,增强记忆效果。
经常熬夜导致的记忆力变差并非不可逆转。只要下定决心,从调整作息、坚持运动、合理饮食和进行记忆训练等方面入手,持之以恒,记忆力就能逐渐恢复,让大脑重新焕发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