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眼科
孩子近视严重,能靠手术 “一劳永逸”?这些真相家长必须知道
近视已成为影响儿童视力健康的重要问题,随着近视手术技术的发展,不少家长可能会好奇,儿童是否可以通过手术矫正近视?从医学角度来看,答案并非简单的 “是” 或 “否”,这背后涉及到儿童眼部发育规律、近视手术原理以及潜在风险等多方面因素。
一、儿童眼部发育特点决定不宜过早手术
儿童时期是眼部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。眼球在儿童阶段会持续生长,眼轴也会逐渐变长,这一过程通常持续到 18 岁左右才趋于稳定。在这个时期,儿童的近视度数往往处于不稳定状态,可能会随着生长发育不断加深。比如,部分孩子在小学阶段近视度数每年可能增加 50 度甚至更多。
而近视手术,无论是常见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(如全飞秒、半飞秒),还是眼内屈光手术(如 ICL 晶体植入术),都是通过改变角膜形态或植入人工晶体,来矫正已经存在的近视度数。如果在儿童近视度数不稳定时进行手术,术后随着眼球的继续发育,近视度数可能会再次出现,导致手术效果大打折扣,甚至可能引发视力回退等问题 。
二、近视手术的适用条件将儿童排除在外
目前,国内外主流的近视手术指南均明确规定,近视手术的适宜年龄一般在 18 岁以上,且要求近两年近视度数增长每年不超过 50 度。这是因为 18 岁以后,眼球发育基本稳定,近视度数相对固定,此时进行手术,术后视力效果更有保障。
此外,近视手术对眼部条件也有严格要求。例如,激光角膜屈光手术需要角膜厚度足够,以保证手术安全性和稳定性;ICL 晶体植入术则要求前房深度等参数符合标准。而儿童的角膜、前房等眼部结构还在发育中,很可能无法满足这些手术条件。强行进行手术,不仅难以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,还可能增加圆锥角膜、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。
三、儿童近视的科学防控措施更为重要
虽然儿童不适合做近视手术,但并不意味着面对近视只能束手无策。在儿童时期,采取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至关重要。首先,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。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,每学习 30 – 40 分钟,应休息 10 – 15 分钟,可通过远眺、闭目养神等方式放松眼睛;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;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,每天不超过 1 小时。其次,增加户外活动时间。研究表明,每天保证 2 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,能有效降低儿童近视发生率。阳光照射可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,抑制眼轴增长,从而预防近视。家长可以多带孩子进行户外运动,如打球、跑步、踏青等。最后,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也必不可少。建议儿童每 3 – 6 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,包括视力、验光、眼轴长度、角膜曲率等项目,及时了解视力变化情况,发现问题尽早干预。
综上所述,儿童由于眼部发育尚未成熟、近视度数不稳定等原因,现阶段并不适合进行近视手术。家长们应将重点放在儿童近视的科学防控上,积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保护好他们的视力健康。可以等到孩子成年且符合手术条件后,再根据实际情况,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,考虑是否要用手术帮助孩子恢复正常视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