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资讯

警惕!这些行为容易伤肝


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解毒、代谢器官,对维持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行为却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。

过度饮酒

酒精进入人体后,90%以上需要通过肝脏代谢。肝脏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,会产生乙醛等有害物质,这些物质会直接损伤肝细胞,导致肝细胞变性、坏死。长期大量饮酒,还可能引发酒精性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,甚至酒精性肝硬化。例如,有些人每天都要喝上几两白酒,长期如此,肝脏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,受损风险大大增加。

熬夜

中医认为,凌晨1 – 3点是肝经当令的时间,此时肝脏需要进行自我修复和排毒。如果长期熬夜,肝脏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,就会影响其正常功能。就像一台机器,长时间连续运转而不进行保养,必然会加速磨损。经常熬夜的人,可能会出现肝火旺盛的症状,如口苦、眼干、脾气暴躁等。

滥用药物

“是药三分毒”,许多药物都需要经过肝脏代谢。如果自行滥用药物,如随意服用抗生素、减肥药、保健品等,可能会增加肝脏的代谢负担,甚至引发药物性肝损伤。比如,一些人为了快速减肥,盲目服用减肥药,这些药物中可能含有对肝脏有害的成分,长期服用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。

不良饮食习惯

长期摄入高脂肪、高糖、高盐的食物,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,形成脂肪肝。此外,食用霉变食物也是伤肝的“隐形杀手”。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毒素,这是一种强致癌物,对肝脏的损害极大,可诱发肝癌。像发霉的花生、玉米等食物,千万不能食用。

情绪压抑

中医讲“怒伤肝”,长期情绪压抑、焦虑、愤怒等不良情绪,会导致肝气郁结。肝气不舒,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,进而引发一系列肝脏疾病。比如,有些人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压力,长期处于压抑状态,就容易出现肝区不适、月经不调等症状。

肝脏健康不容忽视,我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避免过度饮酒、熬夜、滥用药物,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情绪状态,才能让肝脏保持健康,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。如果已经出现肝脏不适的症状,应及时就医,进行专业的检查和治疗。

/ 下一篇文章: /

孩子长期挑食导致营养缺乏怎么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