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皮肤

暴晒后皮肤又红又痛?3 步急救法拯救你的 “晒伤肌”


夏日阳光虽好,但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晒伤。皮肤红肿刺痛、脱皮瘙痒,这些日晒伤症状不仅让人难受,还会对肌肤造成长期损害。当日晒伤找上门时,该如何科学应对?又怎样才能提前预防?这份指南为你详细解答。​

一、日晒伤后的紧急处理

发现皮肤被晒伤后,应立即远离阳光直射,转移到阴凉处。随后用干净的凉毛巾或纱布浸湿冷水,轻轻敷在晒伤部位,每次 15 – 20 分钟,每隔 2 – 3 小时重复一次。冷敷能降低皮肤温度,收缩血管,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。但要注意,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接触皮肤,防止造成冻伤。如果没有条件冷敷,也可用自来水轻轻冲洗晒伤处,但水流不宜过大,以免刺激受损皮肤。​

日晒会导致皮肤水分大量流失,加重晒伤症状。因此,晒伤后要及时补充水分,不仅要多喝水,每天至少饮用 1500 – 2000 毫升的白开水或淡茶水,还要为皮肤补充水分。可使用含有透明质酸、甘油等保湿成分的喷雾,随时为肌肤补水,保持皮肤湿润。这些保湿成分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锁水膜,防止水分进一步蒸发,同时帮助皮肤细胞修复。​

冷敷后,可在晒伤部位涂抹具有修复功效的产品。芦荟胶是天然的晒后修复佳品,它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如芦荟多糖、氨基酸等,具有抗炎、抗菌、保湿和促进皮肤细胞再生的作用,能有效缓解晒伤后的疼痛和红肿。也可选择含有神经酰胺、角鲨烷等成分的护肤品,这些成分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,增强皮肤的抵抗力。涂抹时要轻轻按摩,促进产品吸收,但避免用力揉搓,以免加重皮肤损伤。​

二、加强日常护理

避免刺激,温和清洁​。在皮肤修复期间,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产品,如含有酒精、香料的洗面奶或沐浴露,以免加重皮肤负担。建议使用温和的弱酸性洁面产品,以清水或温水轻轻清洁晒伤部位,清洁力度不宜过大,防止搓掉正在修复的皮肤角质层。洗澡时水温也不宜过高,37 – 38℃为宜,过高的水温会使皮肤血管扩张,加重红肿和疼痛。​

严格防晒,防止二次伤害​。晒伤后的皮肤更加脆弱,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下降,因此必须做好严格的防晒措施,防止二次晒伤。外出时,应选择防晒指数(SPF)30 以上、PA+++ 的防晒霜,均匀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,尤其是晒伤部位,要适当增加涂抹量。同时,搭配使用遮阳帽、太阳镜、防晒衣等物理防晒手段,尽量避免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紫外线最强的时段外出。如果无法避免,应每隔 2 – 3 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,确保防晒效果。​

饮食调理,辅助修复​。合理的饮食也有助于晒伤皮肤的修复。多吃富含维生素 C、维生素 E 的食物,如橙子、柠檬、草莓、猕猴桃、坚果、绿叶蔬菜等。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抑制黑色素生成,减少晒后色斑的形成;维生素 E 则能保护皮肤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侵害,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。此外,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豆类等,可为皮肤修复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。​

夏季日晒伤虽然常见,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,就能有效减轻晒伤带来的伤害,保护好我们的肌肤。另外,大家要注意正确选择和使用防晒产品​,日常通勤可选择质地轻薄的防晒霜;进行户外运动或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,应选择防水防汗的防晒喷雾或高倍数防晒霜。使用防晒产品时,要注意用量充足,面部每次使用约一元硬币大小,全身使用约一个鸡蛋大小。同时,要注意涂抹均匀,不要遗漏耳朵、颈部、手背等部位,以降低晒伤的频率。

/ 下一篇文章: /

黑成 “碳人” 别焦虑!一套组合拳教你白回发光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