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妇科

警惕!月经排出果冻状血块正常吗?这些因素你需要知道


月经期间发现卫生巾上出现果冻状血块,不少女性会陷入恐慌,担心是身体出现了严重问题。事实上,月经血中出现类似果冻的血块,既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也可能与疾病因素相关。想要弄清楚背后的原因,需要从月经的形成机制和身体的健康状况综合分析。

正常情况下,月经血由血液、子宫内膜碎片、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组成。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和大量的纤维蛋白溶解酶,所以月经血是不凝固的。但当月经量较大时,纤维蛋白溶解酶不足以溶解全部血液,就会形成血块排出体外。比如,当女性更换卫生巾不及时,经血在卫生巾上积聚,就可能凝结成块,尤其是在早晨起床后,由于平躺时经血积聚在阴道内,起床后大量排出,更容易出现血块。这种因月经量多、经血积聚导致的果冻状血块,一般量不会特别大,且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属于正常生理现象。​

除了生理因素,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出现果冻状血块。最常见的是妇科疾病,如子宫肌瘤,尤其是黏膜下肌瘤,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增大,导致月经量增多,进而出现血块。子宫内膜息肉也会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和修复,引起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,伴随血块出现。此外,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,由于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,却在子宫腔外异常生长,在月经期间,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,可能导致月经紊乱,出现血块。​

内分泌失调同样可能是 “幕后黑手”。长期的精神压力、不规律的作息、过度节食或肥胖等,都可能影响下丘脑 – 垂体 – 卵巢轴的正常功能,导致激素分泌失衡。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分泌不足,会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,脱落时出血量增加,形成血块。例如,长期熬夜的女性,生物钟被打乱,激素分泌节律也随之紊乱,月经出现异常血块的概率就会升高。​

另外,某些全身性疾病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,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,凝血功能出现障碍,容易导致月经量增多,出现血块;白血病患者,骨髓造血功能异常,也可能引发月经紊乱、经血中有血块的症状。​

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次月经血块像果冻一样的情况,且不伴有腹痛、经期延长、经量明显增多等异常表现,可以先观察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规律作息、避免着凉、保持心情舒畅等。但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,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,如严重痛经、月经量过多导致贫血、月经周期紊乱等,一定要及时就医,通过妇科超声、激素六项检查、血常规等项目,明确病因,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​

月经出现果冻状血块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,了解这些知识,有助于女性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,遇到问题时既不过度恐慌,也不盲目忽视,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。

/ 下一篇文章: /

晒太阳也能养生?气温升高后,晒背带来的 3 个意外好处值得了解!